这阵子我看到一个新闻很是感慨,深圳的“新一佳”超市竟然倒闭了,开始破产清算,要知道,这个连锁超市已经成立22年了,曾经它的火爆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沃尔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新一佳的衰落从好几年就开始了,那时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毫无疑问,对于实体零售业来说,电商的冲击是致命的,每一年,实体店阵亡或衰败名单都让人触目惊心,比如我们单仁行之前跟大家分享过的达芙妮、百丽、屈臣氏等等。
▲新一佳破产,众供应商要债
不过啊,自从O2O、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之后,零售业也在拥抱变化,不断寻求互联网转型,那么,成功的转型主要有哪些套路呢?
其实说到底,零售业的转型离不开三个互联网化,分别是:门店的互联网化,供应链的互联网化,以及组织的互联网化。
接下来,我将围绕这3个互联网化,为大家梳理下其中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相信通过这些例子,你也能从中找到一些企业转型的思路。
首先,是门店的互联网化,其实说白了,就是去运用各种互联网营销工具,去提高门店的购物体验,这就不得不提到天虹商场了。
早在2013年的时候,天虹就跟微信合作,给很多实体店开了个先河——就是消费者只要通过微信支付交易一次,便会自动成为天虹微信服务号的粉丝,然后天虹就可以通过服务号向粉丝推送优惠信息,一下子打通商家和消费者的关联度。
后来在2015年,天虹又开始推出自己的APP,搭建会员系统,像顾客停车、参与活动、甚至是门店打分,都可以在APP上进行。今年小程序上线,天虹也紧跟着,尝试将购物、礼品卡、店内快捷服务等业务通过小程序来实现。另外天虹还推出了手机自助收银服务,免去了顾客排队买单的痛苦,这项业务的覆盖率现在达到了15%。据说,像永辉超市、大润发等商超也都在尝试这样做。我们公司周边有一家永辉超市,的确有很多自助买单的机器,顾客一扫码就能够支付购买。
▲天虹转型的业务示意图
如果说门店的互联网化更多是以顾客为中心,顾客能看得见摸得着,那么供应链的互联网化,更像是一张隐形的网,维系着企业自身的正常经营,甚至关系到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生产者。
在这,要重点讲下名创优品,它的创始人叶国富也是我们单仁资讯的企业学员。
相信去过名创优品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天啊,这东西怎么能这么便宜,原以为至少要二三十的商品,一看标签才10块钱,而且质量还那么好。如果有企业想模仿,则会悲催地发现,自己的进货价比人家的零售价还高,根本不可能模仿。名创优品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的门槛,就是因为它的供应链。传统的供应链一般是这样的:从生产商到层层分销商(批发商),再到零售商,最后才是消费者。
但名创优品真正做到了去中间化,它建立了自己的仓储配送中心,实现了由工厂直接到店铺,并且这整个过程必须由互联网IT做支撑。名创优品很早就筹建了IT信息系统,据说价值3000万,这个系统由店铺订单系统、供应商登录系统、企业OA系统等十余个系统构成。
而数据就相当于其中的神经元,指挥和控制着不同环节,比如:
·在采购生产环节中,通过分析销售数据,向供应商下达合适的生产订单;
·在销售环节中,知道消费者更喜欢什么产品,从而制定销售策略;
·在运输环节中,还可以基于店铺位置、商圈距离等数据,设定最优的物流配送路线。
总之一句话概括——互联网让供应链流程更短、反应更快、物流更透明。这也告诉我们:只有供应链和互联网相结合,才会产生新零售,从而减少甚至消灭库存,提升流转率。
▲名创优品运用模式
最后,我还要讲讲组织互联网化。互联网转型表面上看,是商业模式和业务逻辑的优化,但其实它本质上是组织模式、经营观念的转变。
如果企业做不到组织互联网化,那再多的投入,都很可能会打水漂。给大家举个反例:万达电商。
它够有钱吧?但它也够任性的,五年时间、走马上任了四届高管、烧了上百亿资金,愣是没有砸出一个像样的电商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消息透露,万达内部对待电商的态度并不统一,虽然王健林总是在强调:“要集中一切资源支持电商公司,这不是要求,是纪律。”但实际上,万达内部基本没有一个业务系统是愿意和电商部门好好配合的,无论是地产、广场百货,还是院线酒店。
原因在于:万达是一个唯KPI是举的公司,虽然大老板强硬要求配合,但他们原本部门的KPI却一点都没有减少,和电商转型无关。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优先确保完成自己本部门的KPI,那么可以分出去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肯定少之又少。
另外,万达作为传统企业,奉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往往一项政策上传下达要经过好几层,等政策批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根本不能适应电商的营销节奏和速度。当然,万达电商是个反例,正面例子也有,比如刚刚提到的天虹商场,在转型战略的背后,天虹还伴随着扁平化组织模式的变革,什么是扁平化组织,之前也有跟大家讲解过,所以就不详细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