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双11,还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行各业各个商家,都开始热火朝天地备货,很多厂子,都为了赶工,忙得不可开交。
在9月28号,阿里巴巴淘工厂宣布联手阿里云IoT团队走进生产车间,通过部署IoT设备数字化改造服装厂,并且,在今年的双11期间,会有上百家的数字化工厂将作为急单救援产能储备,去扛起双11销售的“泄洪”重任。
说得简单点,阿里的淘工厂升级了,
可能有人会说,阿里的淘工厂升级跟我有什么关系呢?这不就是一次普通的升级不是吗?
实际上,假如我们把这次升级,跟不久前结束的云栖大会内容结合起来,你会发现,阿里巴巴原来在下这么大的一盘棋!
▲阿里淘工厂数量、涉及行业及不同排行榜
马云在云栖大会说得也很清楚,新制造不是说制造业加个互联网就完事了,这背后有大数据、黑科技的支撑,还有服务业的协同,共同组成了新制造。
就像我在课堂里面讲的,未来企业没有所谓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未来以解决用户的问题作为终极答案,也就是制造业跟服务业要协同去工作。
在马云的演讲里,提到了一个很对的点,他说:未来10-15年,传统制造企业将会非常痛苦,今天的外部环境,在技术变革的大趋势下,依靠传统资源消耗的企业,必定会越来越难,挑战也越来越大,不拥抱新制造业的企业如同盲人开车,你不知道谁是你的客户,你的客户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去年开始搞得风生水起的新零售,到8月1号上线的阿里巴巴七星标准产品评级新规,再到全面阐述新制造,直到淘工厂的这次改造升级,阿里一系列的动作,都在提醒整个平台的商家一件事:
新风口我帮你做好了,你还在原地踏步的话,那我也帮不了你。
也就是说,这一些的举措,都是阿里为了倒逼传统制造业改变,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依靠人口红利、通过流量变现的时代即将过去。
尤其在个性化定制的时代,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要经历“去流量化”思维的过程,来借此提升整条智能供应链的品质和效率,补上设计与优选能力不足的短板。
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的增长进入瓶颈。
不妨你看,并不是所有工厂都能对消费者有敏锐的感知,能看得见终端用户的需求,而这件事只有看懂了,只有了解了,才是未来不被淘汰的重要能力。
所以你看阿里的淘工厂升级并不只是空穴来风,一来是为了解决旧制造的增长,二来是新制造的落地。
▲阿里淘工厂通过加装摄像头进行视觉分析收集数据
它的此番升级,只有两个好处。一帮企业降成本,第二帮企业升速,也就是让企业升上“高速公路”。
我们先来说说降成本是怎么个降法。
首先,降低设备的改造成本。过去,改造一家80-100人规模的工厂,有关的智能设备成本要十几万,而现在只需要3-5万,两天就能搞定。
此外,由于信息流动更加高效,也降低了生产组织中的管理成本。通过传感器RFID “射频识别系统”,能够实现从工厂到销售终端的实时追踪,实时报告整个库存情况。
这就意味着,大规模升级改造传统制造业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小工厂也能运用高科技。
那上高速又是怎么个上法?
一方面,通过阿里庞大的生态体系,淘工厂能打通工厂到消费端、工厂与工厂两个端口,不但能够寻找到新的市场机会,还能快速组织整个供应链协同生产。
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实行柔性化生产。也就是卖得好、需求多我就多安排生产;卖得差,需求少我就少安排生产,避免了过去大量的先生产、再销售库存积压的难题。
可以说,“淘工厂”的价值在于:依托卖家,把众多的中小微制造企业聚集起来,借助数据、AI、平台跟必备的基础设施重新架构整个生产系统,建立一种高度协同的“新制造”价值链。
▲阿里淘工厂的地位
那是不是说阿里创造了这波“风口”,我们传统制造业就要去加入淘工厂的升级改造计划呢?
答案是不确定的。
要知道,新制造代表的,是数据技术时代,也就是所谓的DT(data technology)时代,最关键的还是这个数据,谁拥有 Data ,谁就是真正进入 DT 时代。
不管你淘工厂也好,新制造也罢,我们传统制造都必须做好准备,来迎接这个时代。
在这,跟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要意识到这是个智能商业时代。
事实上,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走在了智能商业的前列,但是大多数的小微企业,还是不能享受到大数据、云计算所带来的技术红利跟时代红利。
但随着智能商业的发展,以后的智能商业时代,没有一家巨头能强大到不能够被挑战,也没有一家企业弱小到不能参与竞争!
而这一切一切的基础,都得依托于数据。
所以重点是八个字——数据、数据、还是数据。
新制造的核心就是数据,只不过,目前中国90%以上企业没有直接对接用户的数据,尤其是打通从用户个性需求到制造端数据,同时,95%以上的机器设备都只是一个个的独立体,都没有互相连通。
也就是说,只有把所有设备和生产线数据全部打通,再加以数据分析的智能化,一来能够解决连接C端的问题,二来解决连接B端的问题,再来,改变当下企业发展的经营模式,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
可以说,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无数据必死,企业有数据才生。
▲企业需要通过多层数据进行精细化运营,驱动增长
最后,既要有创造精神,更要有服务理念。
新制造是制造和服务的融合,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在于制造背后的创造精神、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以及整个服务体验的设计能力。
过去,传统制造业要通过代理商、零售商,才能到达消费者,而大量的消费者数据无法形成反向流动,到了今天,APP、小程序、社群、公众号、甚至是抖音,都能让你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连接到C端。
总的来说,无论时代、技术怎么演进,商业的本质也从未改变。让传统制造业,成长为“智造业”,成了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而机遇,往往是与挑战共存的,未来能够赢得竞争的制造型企业,必将是拥抱改变与创新的“智造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