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自单仁博士新书《逆袭:传统企业全网营销的突围之路》
近几年,与电商有关的央视新闻评论基本都在讲新经济、新产业的转型以及互联网带来的业态变化。其实很多时候很多行业的变化不是由行业内部的竞争造成的,而是被其他行业所改变。
在我的新书里面分析了一个眼镜行业的案例,看互联网是如何颠覆传统行业经营模式。
抢走眼镜店生意的是街对面那家店吗?
这家公司叫做伊视可,创立于2010年,在上海以“验光师上门配眼镜”模式测试并逐渐升级起来,目前已经覆盖全国近50个核心城市,拥有数百台验光车。
验光车目前有两种服务模式,一种是针对企业团体的配镜服务,比如腾讯、百度、阿里、网易,华为等都会定期、不定期地预约伊视可验光车上门配眼镜,一台车每天在一个企业最多可以配出近百副眼镜,另一种是针对个人预约的配镜服务,我也是他们的消费者之一。
这家眼镜店线上流程设计得非常合理,用户从移动端网络搜索到的信息了解产品和服务,在网络上预约验光,线下完成验光配镜服务,流程顺畅,同时以优质镜框作为赠品,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通过与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沟通,了解到:伊视可每辆车配备两个人,每车每天大概可以收到7-15单,每份订单平均配镜数量在1-3副。
从客单价来讲,三、四线城市为300-500元,一、二线城市约为800到1200元;按照深圳地区的客单价来讲,一辆车一天可以收入一万元左右,一个月就是30万元一年就是365万元上下,也就是说,一个线下眼镜店的业务量,基本上和这家公司一辆验光车业务量相等。
这家公司实际上是把整个产业链重新构建了,作为用户,我们到眼镜店去找价位合适的镜架,之后再去选镜片谈验光,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而伊视可把整个链条重新构造后,在整个价值链当中,眼镜架不赚钱,赚钱的是镜片,对伊视可来说它的竞争对手很明确,就是线下眼镜店。
线下眼镜店镜架和镜片都赚钱,而伊视可通过网络营销把原来让给眼镜店的利润空间让利给消费者,也就是用一个比较好的批发价格卖给消费者。
这就是他的生意逻辑。现在他们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开展了业务。
抢走眼镜店生意的是街对面那家店吗?
不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逻辑,抢走线下眼镜店生意的不是街对面滴那家店,事实上是原来供应链当中的供应商,用互联网重新架构了自己的经营模式,尤其是销售模式,这就是整个市场的变化。
传统眼镜店+互联网,成本降低83%,逆袭突围
追根溯源,来看一组我国眼镜店2004-2014年的数据变化:
2004年,中国人口总数是13.1亿,眼镜店总数是4万家,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是13.7亿,眼镜店总数是6万家,10年间人口的数量增加了5%,而眼镜店的数量增加了近50%,这个数据说明了需求没有增加太多,但是供给增加了很多。
而在供给当中眼镜店一直用旧有的方式不断去重复他的业务,但是互联网在另一条路上跑的很快,从2004年开始,尤其是淘宝落地之后,整个电子商务已经高速成长起来了,但是很多传统企业并没有应对之策,而是习惯用原来的方式不断开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眼镜店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当然增长快的品类确实有特色,这个特色是什么?
伊视可公司他只有八台面包车在深圳一天收30单,一家线下店铺一天通常只能收到10单,线下业务当中有租金、装修费、水电费和库存等,覆盖范围也非常有限,只有2-5公里的商圈;但线上眼镜店没有租金,花点钱买一辆面包车就解决了,也不需要装修。
线上眼镜店,验光师加司机就搞定了,不需要那么多人;而线下店一般是2-6人,不管有没有顾客到店,也得守着店铺,开着空调和灯光。
下面的数据对比分析表更能一目了然地说明问题
不难发现整个线上运营成本跟线下相比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线上、线下店铺的竞争方式是完全非对称的,同样做完一单生意,抛开引流成本,从运营成本上看,虚拟环境下的线上交易成本相对要低很多,所以线上店铺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通过伊视可,我们可以看到以看到互联网对整个中国传统行业的影响以及传统行业面对外界变化的处世之道,未来传统行业传统企业必须跟互联网挂钩,利用互联网去发展自己的业务。
单仁博士新书正在京东众筹中,扫描下方二维码,限量超值抢!